學者質疑:大學的行政人員,太多了?

澤祥評教育 2024-05-06 21:18:23

據4月21日參考消息網報道,英國《經濟學人》周刊網站近日刊登文章《美國精英大學臃腫、自滿且狹隘》,分析了美國大學存在的各種弊端。

文章認爲,由于國外高校的研究質量迅速提高,以及各國爭奪世界上最聰明的學生和教師的競爭日趨激烈,美國精英大學的領先地位不再那麽穩固。

除了來自國外高校的挑戰不斷增加,大學內部人員冗余、思維趨同的趨勢也正在讓大學與社會漸行漸遠。

文中提到,數十年來,大學聘請的管理人員和其他非學術人員持續增加。根據美國進步政策研究所的保羅·溫斯坦撰寫的一份報告,美國最好的50所大學的行政和專業人員數量是教師數量的3倍。

部分人員增加是出于真正的需求,比如政府監管力度加大帶來的額外工作。但更普遍的情況是人浮于事。這些冗余人員可能會給研究人員帶來繁文缛節,而且無疑會增加大學的支出。

教師/行政人員的“理想比例”

大學裏教研人員與行政人員人數的“理想比例”是多少?十多年前,《高等教育紀事》曾發表文章對相關話題進行探討。

文中引用兩位經濟學教授研究結論,認爲美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比例偏高,並不理想。對大學來說,終身教職/行政管理人員之比達到3:1最具成本效益平衡(most cost-effective balance)。但此前20年大學通過聘用兼職教師降低成本,招聘呈現行政管理人員多于教師的趨勢。

2013年,西華盛頓大學機構研究辦公室也完成了一篇調研報告《教研人員/行政人員之比基准報告》(Benchmark Report:Ratio of Faculty to Administrators)。按照該報告的統計計算,2008-2009年期間,美國公立研究型大學的教研人員/行政管理人員人數比平均爲0.55(即教研人員只是行政管理人員的一半多),這與《高等教育紀事》文中的結果0.56很接近。

注:該報告中,“教研人員”指基本職責爲教學、研究和/或公共服務的人員;“行政人員”包括領導、行政人員、管理人員,以及爲學術提供支持服務的專業人員。

那麽3:1到底是不是教師與行政人員的理想比例?有學者贊同,認爲這是確保大學專注于教學的關鍵;也有學者並不同意,因爲大學在決定如何配備教職員工數量時涉及的因素太多了,合理的比例取決于大學的性質——相比于預算較少的教學型大學,研究型大學的確需要更多的員工負責科研後勤保障工作。

高校的行政人員,多不多?

“教師抱怨行政管理人員,行政管理人員抱怨教師,這是一個悠久的傳統。”西方學者的這句感慨讓我們意識到,原來發達國家大學裏的行政人員並不少,並且“吐槽”大學裏行政人員太多了是一個“世界難題”。

那麽此時你是否也想知道,我國高校裏教研人員/行政人員人數比是多少?

由于目前可參考的統計數據的定義範圍與國外研究不盡相同,所以簡單的數據對比可能並不具有參考價值。但若對相關數據進行多年縱向對比,仍能看出來一些趨勢。

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,高校中專任教師、行政人員的數量都在穩步增長。

近10年,我國普通高校校本部行政人員數量,從2013年的31.26萬人增長到2022年的39.88萬人;行政人員在校本部教職工中的占比始終保持在14%~15%的範圍內;專任教師/行政人員的人數比也相對穩定,保持在4.7:1~4.9:1之間。

若分院校類型看(基于教育部公布教育統計數據計算),本科院校專任教師/行政人員人數比(4.4:1)要低于高職院校(6.8:1)。

如果把行政人員、教輔人員合並計算,專任教師/行政+教輔人員的人數比則呈現增長,從2013年的2.9:1提升至2022年的3.1:1。換言之,每位行政、教輔人員要負責支持、服務、管理的專任教師數量在增加。

而在事業單位改革“精兵簡政”,以及技術進步推動人力成本降低、效率提升的大背景下,未來高校對各類教職員工的配備進行調整或將成趨勢。

“減負擔”比“減人員”更關鍵

其實,我國高校早已有過優化調整教職工崗位結構的事例。

2006年,廣東教育廳發布文件,要求各高等院校調整教職員工的編制結構,目標在2010年將“教學、科研和教育教學輔助人員”的比例提升到80%以上,將“行政工作等其他非教學人員”的比例壓縮在20%以內。這在當時是一項引人注目的改革措施。

《現代大學治理體系視域下高校行政機構改革創新路徑探究》一文中,研究者選取了37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2-2016年間的行政人員數量情況進行對比發現,35%的高校行政人員數年增長率爲負。

(摘自《現代大學治理體系視域下高校行政機構改革創新路徑探究》,朱珠)

近兩年,也有不少高校精簡行政機構,縮編減員的實例。

據媒體報道,新鄉醫學院在2022年10月啓動的大部制改革中,將承擔管理服務職能的16個大部的內含處級機構由40個精簡到33個;崗位職數由改革前的114個精簡到改革後的95個;校部機關總人數比改革前降低17.9%。

2023年10月,西北工業大學啓動機構改革,明確減機構、減幹部、減管理人員,解決學校機構、幹部、管理人員均較多的問題,通過調整、理順、規範等辦法來提高部門的運轉效率、增強學院的辦學活力。

不過高校爲提升運轉效率調整教職員工結構,壓縮行政崗或並不是關鍵。

曾有學者評論稱,精簡行政機構的最直接與正當的理由是“人浮于事”。但如果高校行政系統的工作人員仍普遍處在格外忙碌的狀態,大幅度裁減行政人員只會遭到抱怨和抵觸。

所以大學要精簡行政機構,首先要精簡的是“行政工作負擔”,更爲關鍵的問題在于非教學人員的工作,是不是在促進和協助教學和科研?一些形式主義的工作不僅大量增加行政工作負擔,也耗費教師和研究人員的時間與精力。

因此,比精簡機構更爲關鍵的是治學理念的變革——從“行政主導”向“學術本位”的觀念轉變。

主要參考文獻:

[1]熊文苑. 美國大學還能保持競爭優勢嗎?[EB/OL]. [2024-04-21 ]. 參考消息網.

[2]武夷山. 大學教研人員/行政人員人數比[EB/OL]. [2018-08-09 ]. 科學網博客.

[3]Jenny Rogers. 3 to 1: That’s the Best Ratio of Tenure-Track Faculty to Administrators, a Study Concludes[EB/OL]. [2012-11-01].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.

[4]朱珠.現代大學治理體系視域下高校行政機構改革創新路徑探究[J].高等農業教育,2023(8)4: 11-19.

[5]劉擎. 高校改革:精簡行政人員不是關鍵[EB/OL]. [2006-9-13]. 新京報.

0 阅读:460
评论列表
  • 2024-05-07 02:18

    看到評論的人可以搜一下,管理學裏三個和尚聘用職業管理人員以後的故事,就能明白,大學的行政組織只會越來越大,根本減不掉。

  • 2024-05-07 05:23

    說起來好笑,那些天天罵老師的人,且不說能不能上課教學生,怕是連檔案都不見得能梳理清楚,一門課十多份材料,需要在不同的時間簽章,半點不能錯漏。

  • 2024-05-07 02:23

    所有學校都是!

  • 2024-05-07 04:59

    你們自己做事情的人應該有點數,誰能長年累月保持所有檔案文字格式一點不錯?這是專門做文書的人的要求吧?現在對教學檔案的要求如此,稍微行距錯了半點,都要提溜出來批評,能不感覺到高壓?我們是專門負責整理檔案的麽?挑這種字裏行間的細項錯誤,有什麽意義呢?整理檔案只是我們教學活動的諸多工作中的一環而已。至于爲什麽會這樣,只能說格式的問題是最容易挑的,誰都能挑,也隨便拿一本材料都能挑得出。

澤祥評教育

簡介:感謝大家的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