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輔導員因就業指導工作,評優被否!

澤祥評教育 2024-04-20 05:48:44

教育部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召開的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議透露,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人,同比增加21萬人。

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促進就業政策,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,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行動,推進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,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。

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,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難度和挑戰也在持續加大。身處學生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,成了就業工作壓力層層傳導的終端,出現了“學生不急老師急,爲勸就業輔導員‘說幹嘴’‘跑斷腿’的現象”。

{數據鏈接}

麥可思數據顯示,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對學校就業指導服務的滿意度持續上升,畢業生對學校就業指導服務的滿意度由2018屆的81%逐年上升至2022屆的89%,五年內上升了8個百分點。

從學校開展的具體求職服務來看,超過八成(85%)畢業生接受過母校提供的求職服務。從求職服務效果來看,畢業生對“輔導求職技能”的有效性評價(93%)最高,對“大學組織的線上招聘會”的有效性評價(86%)相對較低。

輔導員,要被學生就業工作逼瘋了!

“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”是《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》中明確提出的輔導員九大主要工作職責之一,要能“爲學生提供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以及相關服務,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”。

輔導員作爲大學生就業末端落實的執行者,爲助力大學生更高質量充分就業,可謂操碎了心,拼盡了力。

一位從事高校就業工作的老師向《中國新聞周刊》透露,“如果就業數據不好看,輔導員會被學院乃至學校層面施壓,嚴重影響工作績效。”

一高校輔導員心酸地稱其1-2天內要與幾百個企業和同學對接,被翻白眼、怼時還不能有脾氣。

另一高校輔導員在某社交平台發帖稱,打電話詢問學生就業的事,一言不合可能就被學生舉報,受學校和學生的夾板氣。

該帖下面的評論數高達近千條。不少高校輔導員借此談到相關工作的難和苦:

✦ “輔導員這個職業不配提意見、有情緒,也不配覺得委屈”;

✦ 有高校輔導員訴苦自己因被學校認爲就業指導工作不到位,評優被否;

✦ 一高校前輔導員因一次帶了10個畢業班,工作太難,裸辭了。

“不得層層加碼向輔導員攤派就業任務”

就業率與學科專業的發展密切相關。教育部早在2011年時就提出,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于60%的專業,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。

全國已經有多個省份發文提出將依據畢業生就業率(就業去向落實率)對高校專業學科進行裁撤。

因此有些高校將三方協議的簽訂率壓在了輔導員身上。

據一些高校專業老師反映,不僅輔導員,他們也得“跟催債的一樣,天天追著學生要三方協議。就業是個系統工程,從專業、課程的設置到培養目標的設定,各個環節都有很多工作可以做!”

2023年8月起,教育部在全國開展2023屆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情況抽樣調查,明確不得層層加碼向輔導員攤派就業任務,不得將單一的去向落實率指標,與就業工作人員或者輔導員的績效考核、評優等挂鈎。

接受《中國青年報》采訪的安徽省一所高校負責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老師認爲,輔導員雖然是就業指導的骨幹力量,但身兼太多工作,不能把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他們身上,要適當釋放壓力。高校應該將就業指導當成專業性工作看待,加強輔導員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能力培訓,要促進市場與高校的對接機制,依托社會上的人力資源機構的力量,加強學生就業指導。

同時,我們也看到一些高校輔導員分享了自己所在學校的好舉措。例如書記帶頭直接對接學生開展就業工作等。

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能力

隨著就業形勢的不斷變化,一些大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規劃充滿迷茫,尤需輔導員的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。

《基于大學生就業心理視角的高校輔導員引導能力提升策略》一文指出,由于輔導員直接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,故需對其進行專業培訓,以助于他們向學生提供專業有效的指導。同時,高校輔導員也需自我嚴格要求,不斷學習,熟悉並掌握各類就業指導知識,引導大學生調整心態,提升就業能力。

爲了推動就業輔導的創新,該文建議高校輔導員:

(1)應該了解社會發展的需求和變化,對就業指導的知識結構進行科學調整,將創新型理論融入實踐工作,提高自身的就業指導能力。

(2)應及時察覺就業指導工作進展中的問題,並迅速尋求解決方案,以提升就業指導質量。

(3)應對就業指導過程中的經驗和優秀方法進行整理、總結,並不斷進行研究創新,以提高自身的就業指導能力。

(4)應主動向優秀教師請教,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,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,更好地爲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服務。

輔導員作爲奮戰在學生管理第一線的群體,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具有重要意義,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強弱會直接受到輔導員專業能力的影響。因此,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能力至關重要。但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,還需高校管理者的重視,並在實踐中爲輔導員提供有力支持。

主要參考文獻:

[1]教育部網站、 澎湃新聞網、《 中國新聞周刊》、小紅書平台等。

[2]安丹丹. 基于大學生就業心理視角的高校輔導員引導能力提升策略. [EB/OL] 光明網,2023-11-13.

[3]王磊、王海涵、韋慧敏. 大學生“慢就業”,輔導員老師爲勸學生“說幹嘴、跑斷腿” .[N] 中國青年報,2021-06-29.

0 阅读:314

澤祥評教育

簡介:感謝大家的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