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自然中藏著實用的美育教育,不花一分錢,孩子卻很受益

凝媽悟語 2024-05-15 12:17:27

文|凝媽悟語

怎樣利用戶外親子活動,對孩子進行“自然美育”?

每天都會路過公園兩次,二寶特別喜歡發現自然中美好的事物,比以前對美好事物的漠視有了很大的進步。

早上去上學的時候,他就發現了3個美好。

第一個是迎面而來的薔薇花,紅綠相間,對比鮮明,花團錦簇,猶如繁星點點,在灰色的馬路和綠色的樹木間分外惹眼。

現在在路邊也有很多盛開的薔薇花,二寶恍然大悟地說“我知道爲什麽叫薔薇花了,原來是在圍著牆生長的呀!”(一查還真是如此,薔薇花最開始是一種長在牆角比較小的花,所以後來人們就將其取名爲薔薇花)。

第二個是彩虹,草地裏躺著一個滿是孔洞的水管,冒出了一簇簇小水花,在陽光的照射下,散發出七彩的光芒,這應該叫做水霧彩虹。我還真沒發現,二寶對此確實非常敏感。

第三個是地上躺著的圓形樹葉,二寶最近瘋狂迷戀數學呢,對各種不同的形狀非常敏感,拿起來愛不釋手。還覺得那肯定是一樓帶院人家裏的寶物,要給他們還回去。

二寶爲什麽變得如此能欣賞自然中的美好呢?我想應該是我們長期養成的一些習慣,在不知不覺中對他進行著自然美育。

1、引導和鼓勵孩子觀察大自然中的美好

我慣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讓孩子使用五感六意法去觀察自然,即使沒有什麽工具,也能欣賞其中的許多美好。

也就是用眼睛看、用鼻子聞、用耳朵聽、用身體去感受、用嘴巴去品嘗、用大腦去想象。

可以看大自然中的近景、遠景、中景,看局部、看整體,靜止地看、跑動或坐著園中小火車觀察。看大自然中存在的顔色、形狀、大小、多少、高矮等等。

可以去聞花香、空氣中清新的味道、或者是小朋友們吃糖果的香甜氣味。

可以聽大自然中鳥的鳴叫、流水潺潺、孩子們的嬉鬧,都是生機勃勃的體現。

可以去觸摸一棵大樹的外皮、把玩具放在水裏感受水的流動、坐在有平滑斜面的台階上滑下來。

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撿拾地上的果實,品嘗是什麽滋味,捧起一捧水,看看水是有味還是無味。

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發揮想象,雲朵像什麽樣子,花爲什麽叫這個名字,爲什麽有好看的現象等等。

2、耐心傾聽和討論

當孩子有新發現的時候,他是急于要表達自己的,這時候做一個耐心的聽衆,對孩子來說感受到的就是無比的成就感。

二寶在地上看到了一片樹葉,老遠就看到它的與衆不同,原來上面有很多小圓點,就像一個骰子一樣,非常可愛。馬上就跑過去蹲下來,撿起樹葉觀察起來,數一數上面有幾個點。

我就耐心地等待他完成整個研究,誇他善于觀察。二寶高興之余,接連發現了地面上好多漂亮的葉子,一個比一個大,一一撿起來。

二寶說,我們把葉子放到水裏,看看他是怎麽飄走的吧。這個不難,于是,我們就到小河邊,把樹葉放到水裏,看著它迅速被水沖走,就像船急速滑到下遊。二寶很滿足這個過程,沒有被催、沒有被打擾,而是配合著一起完成。

當二寶發現彩虹的時候,我就跟二寶講爲什麽有七色光,是因爲小水滴折射了太陽光的色彩,因爲角度不同就折射了多彩的顔色。

雖然孩子可能不懂什麽折射之類的名詞,但至少是種下了一顆探究的種子。

3、養成記錄美好的習慣

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,我有個習慣,就是看到美好的事物就會拍照記錄,等空下來的時候,還能回味一番,可以作爲生活的調節劑。

帶二寶在戶外玩的時候,自然也少不了記錄,有時候是單獨記錄自然的美好,有時候是讓孩子和美好同框。

耳濡目染之下,二寶也喜歡上了這種方式。看到美好的事物,就會告訴我“媽媽,快拍照,太好看了。”拍好後,當即翻看,回家後還要看。甚至,會讓其他家人一起來看。

這種記錄美好的過程,能讓自然美育在自然之外隨時發生,是一種持續性、很經濟的方式。

寫在最後:戶外親子活動中,藏著豐富的自然美育,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培養孩子善于發現美的眼睛,可以讓孩子在大自然中習得豐富的知識,可以讓孩子養成記錄美好的習慣,充盈日常的生活。不花一分錢,孩子卻很受益

我個人比較常用的方式就是鼓勵和引導、傾聽和討論,並認真做好記錄,不知道您有什麽更好的方式呢?歡迎在評論區留言。

我是@凝媽悟語

兩男孩媽媽,10多年育兒經驗

陪孩子閱讀、英語啓蒙、科學啓蒙

分享育兒感悟、落地育兒幹貨

歡迎關注,育兒路上一起前行

0 阅读:7

凝媽悟語

簡介:兩寶媽媽,專注育兒經驗分享,歡迎關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