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幫兒子找到“價值感”,他終于開始努力學習了

平等心理研究院 2024-03-27 16:20:28

01

兒子今年13歲,剛剛進入青春期,我們的關系越來越緊張,經常處于劍拔弩張的狀態。

我不喜歡他吊兒郎當,對學習不著急不上心的態度;

他討厭我每天盯著他,數落他,一開口就提學習和成績。

我也不喜歡每天跟在他屁股後面,唠叨個沒完,但我沒有辦法,如果我不盯著他,他真的不學啊!

小學的時候還好一點,自從進入初中以來,學習任務重,壓力大,難度也在逐漸增加。

即使放學後趕緊做作業,各科全部完成都要十點多了。但是兒子呢?火燒眉毛也不著急。

本身學習就不咋地,放學回家,吃過晚飯後還要再看會電視、吃些水果零食。

拖拖拉拉磨蹭半天,終于把屁股挪到凳子上,卻遲遲進不了學習狀態!一遍又一遍地拿起手機,要不就是盯著書發呆。

所以,從早到晚,我總是忍不住叮囑幾句:上課認真聽講,學習提高效率,不要總是看手機,做作業多用點心……

但是兒子,不但不領情,反而好像我說錯了似的,故意和我對著幹。

說輕了,人家充耳不聞,眼皮都不擡一下,你催你的,我慢我的;

說重了,急紅白臉就跟你幹仗,嗷嗷地喊,活活能把人氣死。

上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後,兒子考得很差。我去接他放學的時候,他一路陰著臉不說話,問他考了多少名,他也全當沒聽見,根本不回答。

平時不努力學習,考不好還給父母臉色看,簡直不可理喻!

我憋著一肚子火回家後,偷偷給老師打了個電話,直到那時,我才知道兒子的每一科都在班上排名靠後,數學和英語接近不及格!

老師告訴我,兒子在學校的狀態很差,上課不注意聽講,總是做小動作:“他自己不學習,還影響周圍的學生,總是喜歡和同桌說話。”

我明白老師話裏話外的意思,就是如果兒子下學期還這樣,就要考慮給他換座位了。

我聽得臉紅,趕緊替兒子保證,一定會把學習態度提起來,還請老師多多費心。

挂了電話,我轉身就去找兒子算賬!

結果,人家正在聚精會神地玩遊戲,沒考好的失落早已被抛在腦後了!

我一股怒火湧上心頭,沖過去一把奪走兒子的手機,狠狠地摔到了地上:

“你還有心思玩,啊?你還能心安理得的玩得下去?你知道老師心裏怎麽看你的嗎?幹擾別人學習的壞學生!”

“如果我是你,真的,我頭拱地也要把成績提上去,就爲了爭這口氣!”

“如果你實在不想讀書就別讀了!去送外賣打工,不要整天花著父母的錢,享受著這麽好的生活條件,還在這浪費時間!”

兒子也惱了,拿起地上的手機,用盡全身的力氣重重地摔了下去,四分五裂的碎片蹦了一地!他青筋暴起,對我大吼:

“行,我去打工,你別後悔!我告訴你,你別以爲你每天讓我學習我就會感恩戴德!我早就煩死了!”

一場對話,在激烈的沖突中,不歡而散。

第二天,兒子直接找到了丈夫,要求休學打工。

他告訴父親,自己活著“壓力太大,不想上學了,想自己打工養活自己。”

老公安慰兒子後,轉告我時非常不滿,抱怨我:“這些年大錢也不用你賺,看你也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,家裏也亂七八糟的,怎麽把孩子管成這樣,都要退學了?”

我聽了之後,既生氣又難過,一時間悲從中來,覺得活著都沒意思了!

一直以來,我都認爲自己是一個負責任的母親,沒想到兒子現在這麽怨恨我,老公輕松幾句話,就把我這麽多年的努力付出抹殺地幹幹淨淨!

我到底做錯了什麽?

02

輾轉反側一周後,痛定思痛,我開始尋找應對青春期孩子叛逆和厭學的解決辦法。

經過心理咨詢老師一對一指導之後,我以前想不通的事情逐漸變得清晰了起來。

原來,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,督促孩子的日程進度,反而是加重孩子的厭學情緒,導致他的消極抵抗的原因!

“青春期的孩子,自我意識開始覺醒,他們知道父母說的是對的,也不想這樣做,因爲內心抗拒被命令,不想被父母操縱。”

“自主掌控感,是人心理健康的基本需求,只有擁有自主權的孩子,才會有內在的動機和自控力,開啓學習的主動性。”

“那些被剝奪了自主權的孩子,反倒容易出現拖延、厭學等問題,輕則消極抵抗,重則出現逆反、逃學等嚴重後果。”

沒想到,我一直看不上孩子的這些問題,不愛學習,不積極,拖延怠工,都是我日積月累造成的;

而我自認爲是對孩子負責的那些行爲,盯著孩子唠叨,監督孩子學習...本質上都是自我感動,卻是孩子避之唯恐不及地壓抑。

死羊補牢還不晚,我該如何逆轉兒子的厭學狀態,徹底打消他退學的念頭?

老師告訴了我2個具體的改進策略:

(1)保持積極的態度,善意理解孩子。

(2)耐心等待,幫助孩子“與厭學和解”。

03

1、保持積極的心態,善意理解孩子,保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

事實上,無論孩子現在表現得多麽消極、厭倦,多麽想躺平,但他們小時候,都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。

堅持不懈地擺積木,聚精會神的聽故事,想把手邊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。

只是進入學習階段後,往往會因爲父母采用了焦慮、唠叨、催促、說教等錯誤的教育和互動方式,而打壓了孩子的進取精神。

特別是在“成績爲王”今天,考不好就是一頓訓斥,讓孩子承受著巨大的壓力,提到學習就厭煩。

因此,父母越重視、監督,孩子就越叛逆、厭學,親子關系也由此進入了惡性循環之中。

因此,父母應該通過孩子“叛逆厭學”的表象,來讀懂他們那顆恐懼和無助的心,不要惡意解讀孩子,以積極的態度鼓勵和理解孩子。

越是成績不好的孩子,我們就越應該關心他們的心理感受。

不要把暫時的成績陰影擴散到孩子的心理層面,只要他們還保持身心健康,不抗拒學習,就還有逆襲的機會。

因此,我在接下來的日常生活中,首當其沖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自尊,讓他尊重自己,創造條件讓他覺得:自己不比任何人差,讓他愛自己,認爲自己有學習知識的潛力,也有其他的潛力,有未來,有能力創造幸福的生活。

當孩子感覺受到被尊重、被理解、被支持後,他不再向外尋求,而是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心,就會想著有所作爲。

而這,就是所謂的內在驅動力,就是孩子有了自我實現的需要,有了一個精神目標,有了生命的激情!

2、耐心等待,幫助孩子“和厭學和解”

記住一句話:

我們的孩子不一定是真的放棄自己,完全躺平!

他們很可能在做“仰臥起坐”,累了,躺下休息一會兒,養點精神。

因此,家長需要接受“我的孩子確實出現了厭學,需要時間去經曆內心的困惑和沖突”的事實,耐心等待,給孩子整理心情的時間。

此時,如果父母心浮氣躁,想要快刀斬亂麻,立即扭轉這種情況,只會加劇孩子的對抗情緒,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,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。

但是,等待並不是一種無所作爲的消極等待,父母也應該去用心觀察,有效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,克服困難,並給孩子積極的反饋。

向孩子展現出一種“我願意爲你提供一切幫助和支持,永遠站在你身後”的態度,定期關心孩子,詢問他的感受。

我發現,在積極理解孩子的同時,也向孩子表達我可以幫助你,孩子也開始敞開心扉,願意接受我的幫助和建議。

慢慢地,事情逐漸朝著好的方向發展。

兒子的狀態與過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:

以前,我每天都盯著兒子的學習狀態,經常把自己氣的夠嗆,兒子卻連作業都不能認真完成,學業成績也簡直慘不忍睹。

現在,我給了兒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權,積極肯定,接納理解,及時指出他的進步,即使只是一點點,肯定他“自我管理”的成果,兒子就像加滿油的汽車,每天動力滿滿。

幾個月的時間,兒子的學習狀態和與我的關系都有了太多太多的改善。

學校的老師也肯定了兒子在這段時間裏的進步。

她對兒子的巨大變化感到驚訝,聽了我主動學習的故事後,非常贊許我能狠下心來徹底改變和努力成長的勁頭:“如果父母們能像你一樣,意識到他們在孩子學習中發揮的作用,放下固有觀念去改變、學習,我想很多孩子的狀態和命運都將會與衆不同。”

後來,我還組織了兒子班的幾位同學家長,大家一起進步,一起成長。

因爲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,我深深地意識到,在育兒的道路上,光有一顆“爲孩子好”的心,是遠遠不夠的。

如果運用的是錯誤的教育理念,父母越用心,孩子就越受傷。

只有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,正確的溝通方式,才能解決問題,幫助孩子“逆天改命”。

14 阅读:4247
评论列表
  • 2024-05-19 23:14

    瞎扯,孩子一旦厭學躺平基本就廢了,沒那麽快複學成功的,還幾個月呢,想得美!

平等心理研究院

簡介:專注解決青少年成長問題和心理教育